赋能科普新体验:南方电网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双面LED灯杆屏应用实践
在智慧城市建设与能源科普升级的双重驱动下,变电站正从传统的电力枢纽向开放的科普窗口转型。南方电网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创新性引入576*1152mm规格双面LED灯杆屏系统,将先进显示技术与电力科普需求深度融合,打破了公众对变电站的刻板印象,构建起“可视化、互动化、场景化”的科普新生态,为城市能源设施的公众沟通提供了典范。

广州作为超大型城市,电力需求持续攀升,变电站作为城市“能源心脏”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,但公众对电力设施的认知偏差与邻避效应始终存在。南方电网广州变电站科普中心承担着电力知识普及、企业形象展示、公共服务延伸的多重使命,其原有科普设施存在三大痛点。传统展板内容更新滞后,无法实时传递电网动态。单一方向展示设备覆盖不足,难以兼顾不同动线的参观人群。户外展示设备抗候性不足,适配不了广州多雨高温的气候特点。

经过多方调研与技术论证,科普中心最终选定576*1152mm双面LED灯杆屏作为核心展示载体。该规格屏幕宽高比符合人眼视觉习惯,单屏显示面积达0.66平方米,既保证了内容展示的完整性,又不会因体积过大破坏园区景观协调性。其双面显示与高防护特性,精准匹配了科普中心户外展区与室内走廊的多元化场景需求。

本次应用的双面LED灯杆屏采用模块化设计,每面屏幕由16块36mm*72mm的LED单元板拼接而成,像素间距达P3.91,在3-15米的最佳观赏距离内可呈现清晰细腻的图文与视频内容。屏幕搭载高亮度LED灯珠,峰值亮度可达5000cd/㎡,配合智能光感调节系统,能根据环境光线自动切换显示参数——正午强光下保持画面清晰可见,夜间则降低亮度至800cd/㎡以下,既避免光污染又实现节能运行。

考虑到广州的气候特征,灯杆屏采用IP65级防护结构,正面为防眩光钢化玻璃面板,背面配备散热百叶窗与防水密封圈,可抵御暴雨、高温、潮湿等多种恶劣环境。灯杆主体选用热镀锌钢材,经过防腐处理,能适应户外长期使用需求,与科普中心“公园式”园区环境形成和谐统一。

灯杆屏系统搭载远程集中控制系统,管理人员通过后台即可完成12台设备的内容更新、时段调度与状态监测,无需现场操作,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。该系统支持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多种媒体格式,可实现分屏显示与同步播放双重模式——在科普活动期间,所有屏幕同步展示电力科普动画;日常运营时,双面屏幕可分别推送“电网知识问答”与“用电安全提示”等不同内容,实现信息传递的精准化。

更具创新性的是,灯杆屏系统与科普中心内部智能监测平台实现数据联动。通过对接南方电网“大瓦特”AI模型的部分公开数据接口,屏幕可实时展示广州区域电网负荷曲线、清洁能源接入比例等动态信息,让公众直观感受“智慧电网”的运行状态。这种数据可视化展示,将抽象的电力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视觉语言,显著提升了科普效果。

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,能源科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双面LED灯杆屏等智能显示设备的应用,正在推动变电站从“电力枢纽”向“城市能源客厅”转型。通过融入更多AI交互、AR体验等技术元素,这类智慧科普设施将为公众理解能源、参与节能、支持电网建设搭建起更便捷的桥梁,为城市能源可持续发展注入科普力量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