灯杆屏:让食品安全走进群众生活,筑牢“菜篮子”防护网
清晨的农贸市场内秩序井然,市民在摊位前仔细挑选生鲜食材。不远处的灯杆屏正在播放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动画,内容围绕“农药残留超标蔬菜辨别方法”展开,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学习。这种贴近生活的宣传形式,让食品安全知识渗透到群众日常采购的各个环节。
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,“菜篮子”安全更是直接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。近年来,我国不断强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,筑牢食品安全防线。在此基础上,如何让安全理念真正融入群众生活、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识,需要创新传播方式。遍布城乡街巷的灯杆屏,正成为连接监管部门与基层群众的重要信息桥梁。
在居民区集中区域,灯杆屏持续滚动播放辖区内商超、农贸市场的食品抽检结果,合格商户名称与检验结论清晰并列,为群众采购提供明确参考依据。这种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机制,既强化了市场主体的责任意识,也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食品安全监管的实效。
傍晚时分,社区广场周边的灯杆屏及时更新应季食材安全指南,通过市场监管人员现场演示的形式,讲解海鲜等食材的正确储存方法,明确“夏季海鲜冷藏温度需低于4℃”等关键要点。过往群众纷纷驻足观看,不少人用手机记录相关知识。这种“触手可及”的科普模式,有效将食品安全知识从传统宣传载体延伸到群众日常生活场景中。
从农贸市场周边的实时提示到社区街巷的科普宣传,灯杆屏凭借其贴近性与灵活性,成为食品安全知识普及的重要载体。通过将专业监管与生活化传播有机结合,引导群众从“被动知晓”转向“主动参与”,让“菜篮子”承载的不仅是新鲜食材,更是实实在在的民生保障。守护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,需要持续创新传播手段,让食品安全防线扎根基层、融入生活,为群众构建更加坚实的健康保障。